学术论坛
美术馆的形状——由“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想到的

    美术馆的形状——由“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想到的 文/夏梓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是一个筹备了很长时间的展览,所汇集的是当前中国最为活跃的一批艺术家。  2012年,作为“中德文化年”的重要艺术项目,展览曾赴德国展出。而于北京寺上美术馆的展出是其在国内的首次亮相。此次由湖北美术馆与中国雕塑学会合作,经北京移师武汉,“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在美术馆的文化语境下,或许又会引发另一番解读。
     此次“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共邀请近40位艺术家参展(此次赴武汉展出略有调整),他们以东方文化为创作背景,植根现实生活,通过雕塑、油画、水墨等方式去“塑形”,并试图在“形”以外释放某种更深层次的感性叙述与精神体验。因此,我们且将其视作一个关于“塑形”与“超越形”的展览。
 如此,我们惊喜地发现,将这样一个展览放在一座公立美术馆呈现,竟然也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思考的大门。
     关于此次展出的作品,我们似乎很难用“抽象”或“具象”的概念去简单地判定。例如,在隋建国的《时间的形状》中,油漆在钢丝上的造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大,抽象的时间概念在某种具象化的、纯粹性的表达背后透露出艺术家内心对时间的焦虑;而魏光庆《朱子治家格言》则在有形的镜子里“窥探”无法言状的内心自我以及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
    美术馆必须具备兼容、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随着艺术家作品形式及叙事方式的多变,美术馆的空间结构与展陈方式也一再被追问该如何有效地调整与更新。艺术家对有形画框的跨越是否也能给美术馆一些提示——对展厅的“形”的超越。事实上,湖北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就一直在展览陈列方案的拟定中使用“虚拟布展”技术,2011年,素有“新浪潮教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的大型个展在湖北美术馆展出,展览设计就曾大胆地“抛弃”大量展厅空间,完美的展出效果使其成为一次成功的案例。直到这次的“无形之形”展,如何在有形空间内,为“无形”艺术品营造一个合理的叙事逻辑,则是此次展览对美术馆展示功能的一次考验,即展示空间的形状该如何做到“收放自如”。
   而由展览展示功能,我们不禁想到更多——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及展览选择取向问题,即卸去公立美术馆传统观念下的条条框框,“美术馆的形状”该如何演变?关注当下正在发生发展的艺术动态,越来越成为美术馆参与当下文化问题研究与探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各类主题的当代艺术展在各大美术馆展出率不低,且大有发展之势。“无形之形”展的意义则在于,它为当代艺术在美术馆的呈现提供了另一种观摩方式,即一种越界式的、可感知、甚至可触摸的虚拟式体验。正如傅中望的作品《物以类聚》,磁铁上各式印有年代符号的小物件随着观众的互动体验其形状不断被改变,而整个互动的过程则恰好切合了艺术家所希望提出的,当下社会对集体记忆的深层次追问。不妨也以此类比美术馆,我们根据展览主题、学术方向、展品类型等各个方面,反复改变着美术馆的外观与内在,“美术馆的形状”不断发生着改变,且变得更加多元与丰富。
    事实上,湖北美术馆作为一座公立美术馆,越来越开始重视与公众社会的互动关系,于此,其对展览的学术性选择方向则越来越需要与公众的认知程度联系起来(诸如“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这类相对而言缺乏具象图说、不同于传统书画的展览是否能被普遍接受)。而在公众社会尚未自觉形成知识的认知体系和普及性的情境下,美术馆的介入是非常必须的。
    “无形之形”展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当我们超越形,当无形的美术馆深入人心,“美术馆的形状”将多元、自然,且精彩。当然,我们所必须的,是有效的途径,还有时间与耐心。


                                                                           2013年7月于湖北美术馆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微信号:china-sculpture